在聽過凱薩琳史諾(Catherine Snow)的演講之後……
作者:林慧麗
UC Berkeley人類發展與教育碩士
台大心理博士班發展組研究生
我是以實徵方法,從事發展心理學與兒童外語學習研究的博士生;我也是一個五歲小孩的媽媽。這雙重身分,讓我一直十分注意史諾博士的論文。這次信誼基金會邀請她來台灣,使我有機會更深入了解她的研究與想法。在聽完她的演講,並私下與她初步討論之後,心中浮現的第一個問題是:如果按照史諾博士所言,第二語言的學習不見得年齡越小就學得越好,難道我不應該堅持讓自己的孩子趁早接觸外語嗎?如果年齡非唯一關鍵因素,還有哪些關鍵因素呢?
考量二、沒有學習外文的大環境怎麼辦?
我們沒有學習外文的大環境,是不是就無法學好外語呢?其實對有心的家長而言,只要用心創造學習外語的環境(請參考學前月刊前幾期的「我家也有ABC」),還是大有可為。
根據台灣大學語言研究所張顯達教授的本土實徵研究,幼兒在全美語環境中,的確對美語的學習有顯著的助益;但一旦進入一般中文小學,英語學習曲線有減慢的趨勢。如何維持環境當中有利於外語學習的條件,的確是一大挑戰。反過來思考,如果幼年時期的外語經驗,會因為進入小學而停滯,早學的好處在哪裡?以筆者非正式的觀察,最直接的好處在於,較容易取得適齡的教學材料。但實際上的效果,仍需進一步的評估。
考量三、需要擔心中文的學習受到干擾嗎?
史諾博士所擔心的「第一語喪失現象」,在此地會不會發生?這是一個需要實證的問題,不能以美國的研究結果為準則。因為移民者的第二語言正是美國的官方語言──英語;而在我們的生活週遭,並沒有學習外語的環境。根據台灣大學語言研究所張顯達教授的本土實徵研究,已初步排除這方面的疑慮;孩子在進入中文的學習環境後,中文的程度便會跟上來。
期望一、更多優良的學習素材
為了創造出更豐富的學習環境,我們需要更多、更優秀的學習材料。好的學習素材必須同時考慮學習者的認知特質和興趣(例如:不宜以內容太過幼稚的兒歌教導高年級的學生),也要參考語言學與發展心理學的相關研究(如:英語拼音的法則比較抽象,若想教會幼兒此法則,必須確定其已具備足夠的單字量,才不會事倍功半)。要避免史諾博士所擔心的「花太多時間學英文」,慎選教材是可能的解決之道。
期望二、更多本地的實徵研究
目前國內引用非本地第二語的研究文獻時,容易忽略國外研究的本質,其實與本地的情況有著相當的差異。前述有關「第二語取代第一語的趨勢」,顯現出誤用國外文獻的冰山一角。為了使孩子的受教權得到更完整的照拂,更多本土的實徵研究必須推動並整合。史諾博士和筆者討論的結論也是如此:在台灣有許多獨特的因素與現象,若能有系統的加以質量並重的觀察與測量,不但是家長們的福音,更是孩子們的福音──他們的童年只有一次,我們要幫助他們做最有效率的規劃,不憑主觀的感覺,也不盲目跟隨潮流,而是理性的判斷。
期望三、教育體制內外英語教學的整合
目前本地公立小學中,唯一正式於一年級開始教授英語的小學──台北市新生國小,已開始招生。但私立小學與學齡前教育機構的英語教學,早已如火如荼地展開。對資源足夠的家長而言,把孩子送到美語補習班似乎是順理成章的選擇,免得因為體制內外的銜接斷層,白白浪費前幾年投注的心血。相形之下,資源較少的家長,只能眼看著自己的孩子在正式的起跑點上落後。如果排除了對中文學習的可能負面影響,並能輔以優良的師資,體制內外英語教育的銜接與整合,不但合乎學習法則,也合乎社會正義。相信這會比批評民間業者偷跑,更具有建設性,值得有心人士投注更多心力。
(感謝張顯達教授提供資料與建議,以及張欣戊教授的指教)